今天是2022年4月26日,也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IP and Youth: Innovating for a Better Future),旨在庆祝由青年主导的创新和创造。
知识产权是如何设立的?包含哪些内容?起到什么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来深入了解“世界知识产权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的设立
世界知识产权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知识产权是什么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中的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外观设计、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和形象等等。法律上,知识产权受专利、版权和商标等的保护,这让人们能够从其发明或创造中获得承认,或得到经济利益。
被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多数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有时间限制
知识产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进入公共领域就不再受保护,人们无需经过知识产权人许可即可免费使用相关作品、技术等。我国现行立法的相关保护期限主要为:著作权50年,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商标有效期10年。但如果是人身性权利(作者署名权等)、非智力活动成果或非公开信息(商业秘密等)的话,其保护期则没有时间限制。
知识产权在中小企业中起到的作用
内容来源:“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